商标权是什么?
2025-11-05 14:11:49智汇动态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所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权利。若想要切实保护自身商标不被他人擅自使用,深入了解商标专用权相关的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倘若对相关内容缺乏足够认知,不妨咨询专业商标代理公司,可以委托其全权处理商标权相关事宜,这样就会更为便捷高效。
一、商标权的内涵阐释
在深入探究商标专用权之前,有必要先明晰商标的定义。商标作为商业领域的标识,其核心功能在于区分不同来源的商品与服务。它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搭配以及声音等元素单独或组合而成。要取得商标专用权利,需履行商标注册流程,且遵循申请在先原则。在产业活动中,商标是重要的识别标志,主要作用是维护市场秩序。这和专利权侧重于激励创新、推动产业进步的作用存在差异。商标专用权则是商标管理机构依法赋予商标所有人,对其申请商标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独占权利。
二、商标专用权的取得途径
商标专用权取得的方式分为两种: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商标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应该是享有商标专用权,并且还受到法律保护。”
(一)原始取得
原始得到,也称为商标的权利的直接取得,是指商标的权利由创设而来,其产生并非基于他人既存之商标的权利,也不以他的意志为根据。
(二)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也称为商标的权利的传来取得,是指以他人既存的商标的权利及他人意志为基础而取得商标的权利。
三、商标专用权的侵权形态
(一)擅自使用近似商标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近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假冒商品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三)伪造商标标识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提供侵权便利
故意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
(五)造成其他损害
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四、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法律后果
(一)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范畴内,被侵权方有权责令侵权人即刻停止侵害行为,像停止用侵权商标开展商品生产与销售活动。侵权人要赔偿被侵权方损失,赔偿额依实际损失算;难确定时,按侵权获利算;都不行则参照商标许可费倍数合理确定。恶意侵权情节严重,赔偿可上浮至一到五倍。
(二)行政责任
在行政责任层面,市场监管部门具备责令侵权方即刻终止侵权行为的权力,同时会没收并销毁侵权商品,以及主要用于生产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超5万元,可处5倍以下罚款;不足5万或无此额度的,可处25万元以下罚款。
(三)刑事责任
从刑事责任角度而言,严重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可能触犯刑法。例如,未获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相同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一致标识,情节恶劣的,将被处三年以下徒刑,可并处罚金;情节极其严重的,处三至十年徒刑,并处罚金。
商标权作为收到国家保护的专有权利,在日常的商业行为中使用的次数不在少数,因此,如果您想要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商标,就一定要记得申请商标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