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2022-09-11 10:01:00百科全书
时光荏苒,一年的工作即将成为历史,2021年即将过去,2022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再上新台阶”,要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是该着手写审计报告了。那么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就讲讲内部审计报告的相关内容。
内部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审计报告的标题
审计报告的标题因审计项目和审计内容而异。例如:**公司财务收支审计报告; **公司(**期间)经营(目标)结果的审计报告; **公司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公司的审计报告 经理离职的审计报告;关于**公司问题的中期审计报告; **(项目)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拟收购**公司资产的审计报告;尽职调查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报告......
二、审计报告的主要发件人
根据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不同:财务总监;首席执行官(经理);总审计师(审计总监);董事会主席;审计委员会等。
三、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基础、审计人员、审计时间
首先,很清楚:审计的依据是什么?本次审计将解决哪些问题?
审核时间是什么时候,范围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审核人员和审核时间。这里不应该罗嗦,应该高度概括但不能遗漏项目。
四、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及问题形成原因
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应按照重要性原则(数量、性质、影响程度等)进行排序。如:违法问题、违规问题、高风险问题、虚假会计、报告虚假财务报告、严重偏离审计目标的虚假资产风险。所有问题都必须先定性,然后量化。如:虚增**年利润300万元;挪用公款300万元;现金短款300元;违反投资决策程序造成的投资损失300万元;私人小金库300万元还有很多。然后逐项描述。基本要求是每个收到报告的人都能读懂问题的来龙去脉。
形成问题的原因可以单独写,也可以写在报告中,但一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客观实际。产生问题的原因应明确主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的表现有:明知犯罪;先犯罪后改正;改正并再次犯罪;客观原因的表现是:业务流程被设置为非控制关键环节;内部控制点体系为空白;出现异常情况;企业发展的新问题。一切理由都应扩展到其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五、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期间已审计问题的整改措施
审计期间(自审计通知发出之日起至部门审计报告定稿前),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公司已整改或正在整改,是否有实际整改和结果,应在审计报告中描述及整改措施。确认被审核方为维护系统和对审核问题的态度所做的努力。该信息应通过审计报告传递给所有能够阅读审计报告的领导。
六、审计结论与审计评价
每份审计报告必须给出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也是企业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既是对被审计对象的义务,也是体现审计决策的权威性、客观性、独立性和参考性的必要前提。内部审计不参与经营活动,与经营者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关系。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必须确保独立性和权威性。
七、审计建议
国家审计的立场是写“审计意见”或“审计结论及处理意见”。内部审计没有执法权。如果公司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则无需出具“审计意见”。 《审计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基本要求是能够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存在的前提是能够发现问题。内部审计的价值在于如何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最低要求是不能在同一个管理中心或利润中心重复同样的问题。
八、审计报告的出具人
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应手写,并注明审计经理姓名;审计小组的“审核报告”应手写有审核组所有成员的姓名。这与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明显不同。
九、审计报告出具日期
打印审计报告的形成日期。
十、审计报告抄送人事部门,报告总数及备案要求
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将按公司规定送交多个已设立的领导和部门。在页面的一角,清楚地写明复印人员和部门、要保存的文件份数和按规定下发的总份数。
以上就是内部审计报告的所有内容了,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于心!